8月24日,八桂义工团队在南宁邕江大桥下应战“冰桶挑战”后发布声明:为节约水资源,不再应战或参与任何形式的“冰桶筹款”活动。据悉,广西多家公益机构也有类似声明(据8月25日《南国早报》)。

在接受“冰桶挑战”之后,不再指明下一个机构或者个人接力,而是在网站上发布了一则声明。声明称,鉴于“冰桶筹款”活动出现了娱乐化商业化倾向,以及对部分地区水资源枯竭的忧虑,不再应战或参与任何形式的“冰桶筹款”活动。而多个公益机构在发表这样类似声明之后,把“应战”的方式转变为针对“渐冻人”家庭的捐助和提供义工服务,让以沦为商业狂欢的“冰桶挑战”,转化为对“渐冻人”实打实的关爱与帮助,这样的“接力”显然更有实际意义。

由美国“渐冻人协会”(ALS协会)率先发起的旨在关注渐冻人的“冰桶挑战”,在过去几周时间里,冰水浇头的“冰桶挑战”成了继江南style后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流行话题,不分国界、不分地位。该活动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捐款帮助治疗的目的。尽管民政部新闻办官方在8月22日微博表态称,“冰桶挑战”应更加注重活动的实效,避免娱乐化、商业化倾向。但事实上“冰桶挑战”在国内经过一些商界和明星大腕发起挑战后,迅速风靡全国,但同样又迅速转化成商业味十足的“全民狂欢”,人们把目光聚焦“冰桶挑战”的娱乐和刺激时,关注“渐冻人”的主题也在慢慢被淡化,相关报道称,自“冰桶挑战”传入国内并风靡各地以来,针对渐冻人所募集到的善款仅100多万,只够“冰桶挑战”所浪费的“水费”,其实际意义已经大打折扣。

显然,无论怎么说,这场风靡全国的“冰桶挑战”,对关注“渐冻人”这一病患群体所起到巨大作用都“功不可没”,对推动关爱和对“渐冻人”家庭建立制度保障也意义非常,很多人积极参与“冰桶挑战”所彰显的社会责任感更值得肯定。但是,相比起给“渐冻人”及其家庭提供实打实的捐助和帮助,这种“冰水淋头”未免就显得“空泛”,尤其是连日来在各地举办的“冰桶挑战”活动中,浓厚的商业味已经使得这项慈善活动基本走样,“冰桶挑战”完全成了博人眼球的娱乐活动,舆论对其也颇有微词,南宁几家公益机构发表声明不再应战,并将对“冰桶挑战”的热情转化为对“渐冻人”更实际的捐赠与帮助,让“渐冻人”真切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这样的“蜕变”显然更务实。

连日来,从媒体对诸多“渐冻人”病情和家庭状况的报道中,给人最深刻的感受即是揪心的疼,看到“渐冻人”在极度无奈和无助中慢慢在痛苦中死亡,相信谁看到这种悲凉都不会再有“冰水浇头”的冲动,能给他们提供哪怕再小的关爱与帮助,恐怕都要比“冰水浇头”更能让内心得到安慰,尤其当这场名曰关注“渐冻人”,试图通过“冰桶挑战”来达到捐款帮助治疗“渐冻人”的目的,而实际上所收到的捐助尚不够“水费”,这样的结果何等尴尬?

“冰也冰了,淋也淋了”,热热闹闹且已经走样的“冰桶挑战”是该到了落幕的时候了,社会或不需要“冰水浇头”的狂欢,但社会最需要爱心的真情付出,而“渐冻人”这一极其弱势的病患群体,更需要得到帮助和爱心慰藉,健康人的狂欢还是离他们越远越好。因此,对于不再接受“冰桶挑战”而更愿意为“渐冻人”提供实际捐赠和帮助的行为,笔者愿意为他们点赞,全社会都应为他们喝彩。

近日,面对互联网上渐成风潮的“冰桶挑战”,河南鲁山县旱区民众以“行为艺术”的方式表示抗议,提出“传递爱心也要珍惜水资源”。据悉,干旱已经造成平顶山部分地区民众吃水困难。不少网友对这一做法表示“力挺”,也有人不以为然。

其实,两起公共事件不是非黑即白的关系,相反,两者都通过公共传播获得了一定范围的关注。关于冰桶挑战,抛开冰真不真、钱捐没捐、为公益还是博上位等问题,毕竟让更多人知道了“渐冻症”为何物,同时传播了慈善理念。而“旱区举桶”,也巧妙地借助前者表达了“求关注”,从而使更多的人关心旱情、传播节水理念。在这个意义上,两起公共事件是“双赢”的,通过对公共秩序相对无害的集体行动,换来了爱的关注,刷到了存在感。

现在已经不是通过高音喇叭就可以引来关注的时代了,包括网络在内的媒介形式,成为发起各类公益行动的平台,从光盘行动到冰桶接力、旱区举桶等行为,都起着传播理念、提升公共意识的作用。只要手段合法、理念正当,多一点类似行动又何妨?不同的理念在交互传播的过程中,获得不同声音的理性讨论,也将促动社会和公民逐渐变得成熟。

连日来,相互点名的“冰桶慈善”游戏,迅速遭遇本土特色的严厉批判。其理由大致是,这种低级“炒作”与“恶搞”,消费了慈善的本来意义,是一种虚伪的狂欢,而与慈善无关。这样的批评并非一点道理都没有,因为这场“冰桶挑战”的大多数参与者和关注者,的确是抱着娱乐甚至恶搞的心态。相比于深沉肃穆的动员大会与眼含热泪的募捐仪式,这一慈善游戏传入我国后确实太娱乐、太儿戏、太动机不纯。然而,如果这种轻浮的、肤浅的、娱乐化的慈善,真能让捐款的数量翻上几十甚至上百倍,那严厉的动机论者是不是需要思考一下,慈善究竟是该以受助者得到最大救助为目的,还是以行善者得到最大精神提升为目的?

普通人的行善动机通常是复杂的,有时是源于发自内心的怜悯,有时是迫于舆论压力,有时是希望得到他人关注与肯定,有时仅仅是凑个热闹。俗话早就说过,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许多批评者动辄将“娱乐至死”、“消费时代”挂在嘴边,却忽略了行善的人群中,从古至今就回避不了附庸风雅者、动机不纯者与乌合之众,但是,善的可贵就在于,它贴近人心,能让人在伪善、从善之间,慢慢结下善缘,渐渐生出向善之心。许多企业家、明星艺人在最初行善时,不过是出于改善形象的功利诉求,但行善之中,逐渐感受到善的乐趣、善的价值与善的意义,最终把行善当成习惯甚至目标。这种现象相当普遍,有人称之为“误入善途”。

人就是这样一种生物,他可以误入歧途,也同样可以误入善途。既然如此,为何不对慈悲的方式多一些慈悲呢?如果它可以吸引更多人来参与,让更多人有“误入善途”的机会,为什么非要如此地苛责于参与者的动机呢?自净以修身,慈善以助人,它们本应相得益彰,何必非要以过于严苛的态度去维护慈善队伍的纯洁性呢?更何况,在今天这个世界,欲洁净他人者本身难道真能保证自身的完全洁净?洁净来洁净去,最后难道要搞得大家都不堪其负都战战兢兢?

过分纠结于动机,并以此来区分善恶,最后不过是强迫大家都隐藏本心,反而造成普遍的伪善。我们不是没有经历过那种时代,在那种时代里,善的表演构成了我们生活中最为沉重的负担。当下社会的民众,工作很累,压力很大,新鲜、有趣的活动才能更吸引他们,也更能让他们在自利与利他之间找到平衡,从而有利于他们养成行善的习惯。所以,批评家们不妨轻松一点、宽容一点,你若不喜欢冰桶游戏,你就别参与好了。

近些天来,全民狂欢式的“冰桶秀”使“渐冻人”这一罕见病症走进公众视野——仅在中国,就有20万“渐冻人”;此外,尚有很多种罕见病症吞噬着人们的生命,因为这些罕见病症或者治疗价格高昂,或者迄今根本没有有效治疗方法,患病者往往生活艰辛,甚至只能承受绝望。

幸好,由于“冰桶秀”,“渐冻人”这一罕见病症走进了公众视野;而由于公众募捐,部分“渐冻人”患者得到了一些救助,他们看到了些微生活的亮光。但是,狂欢式的“冰桶秀”过后,他们的生活又当何以为继?“冰桶秀”实际上是美国知名企业家扎克伯格的临时起意,那么,没有“冰桶秀”式的公益慈善为之募捐的其他罕见病症患者,他们是否还生活在绝望之中,还看不到一点希望?

当“冰桶秀”逐渐沦为一场娱乐狂欢时,舆论多指责其过度娱乐化、商业化而失去公益的本真,更有论者指出某些公众人物借“冰桶秀”出名,光浇水而不出钱。这些批评有其合理性,但真正的问题是,对于罕见病症患者来说,狂欢式公益秀固然可以带来一时的生活希望,但这种希望太过脆弱,可以说是转瞬即逝。那么,国家和政府该如何建立可持续的救助机制,真正支撑起“渐冻人”未来持续面对生活的勇气,并进而将尚处于公众视野之外的其他罕见病症患者纳入救助体系呢?

否则,在渐趋娱乐化的“冰桶秀”过后,公众人物固然留下了他们头浇冰水时冷酷的背影,但“渐冻人”则不得不再次回归其自生自灭的绝望生活,而那些从未进入公众视野的罕见病症患者则依然被遗弃在社会之外,“冰桶秀”的意义也就仅限于一场行为艺术的视觉秀。

所以,当“冰桶秀”从大洋彼岸来到中国后,它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蕴,它固然不应该只是一场娱乐、狂欢与视觉秀,但也不应该仅仅是一场公益募捐的慈善活动,首先应该是对于政府及社会的拷问,拷问政府针对罕见病症患者乃至更广泛的弱势群体,其救助机制是否到位,救助举措是否得力。拷问社会面对视野之外的罕见病症患者乃至边缘群体,是否有足够的关注及救护。其次,它应该倒逼政府拿出实际举措、建立机制,救助那些在社会边缘角落的罕见病症患者;倒逼社会及公众以自身行动关注罕见病症患者。如此,这场“冰桶秀”才有其意义与价值。

【慈善活动中发现了问题就轻易喊停,可能也是一种脱离实际的道德洁癖,有预阻慈善实践的创新热情的副作用。】

网上持续火热的“冰桶挑战”面临越来越多的争议。批评集中在“炒作”一词上:传播效应远大于募捐效益,有些参与者借机商业推销,没能帮助公众更深切地理解“渐冻人”的生存困境,等等。但另一方面,也有人指出活动已前所未有地为这边缘群体带来社会关注。

在这些争议之外,或许可以更深入一点,借此机会反思慈善活动的社会功能以及更多公益路径的可能性。

我认为“冰桶挑战”并非转移到中国之后,由于个别参与者的别有用心,才南橘北枳地沦为“廉价名人秀”。实际上它走的始终是这个路线,有什么证据证明比尔·盖茨比中国的参与者更关切“渐冻人”呢?如果不是对同理心的要求这么低,低到可以嘻笑着玩上一把,它恐怕也不可能轻易打入名人圈,以及让这么多人乐于围观。

或许,慈善就是这样:以动员捐款为最大目标的慈善,所主张的是以个人之力、以再分配层面极其有限的调节来缓和直观的不幸,而不是追究和改造不幸所根植的结构性问题,及问责于制度和制度中人的既得红利。所以慈善起于悲悯——一种对“他者”的隔膜及优越的垂注,通过可以极少地付出,就让人快速回到良心已被赎回的安逸中。刻薄地说,慈善本来就是“廉价”的——“廉价”暗指其作为社会问题解决方案的肤浅。正因其“廉价”,才有这么轻松的广泛参与,也注定了这类活动会被用做营销,因为它不要求反思也不问动机。

这不是说要对慈善叫停,这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发现了问题就轻易喊停,可能也是一种脱离实际的道德洁癖,有预阻慈善实践的创新热情的副作用。

在对慈善活动不予“过高”期待的前提下,所打开的视野至少有两个维度。第一是如何借已经上升的能见度,开展更持续的工作。公益传播话题在短期大热之后不了了之,这是常见的现象,重点在于有没有组织化的工作及时接续乃至深耕。

第二是其他方案能否强有力地发展起来,如何玩出更多类似“冰桶挑战”的游戏?要在有完美主义理想的同时接受和尝试不那么完美主义的实操,不怕“犯傻”,甚至不怕犯错,甚至不怕莫名动机的掺入,在更参差多态的过程中,才能呈现出更多的慈善方案供公众选择。

最后想强调一点,就是借势炒作牟私利的现象总有,而且,议题规模越大,“搭便车”越多,想肃清这类现象,同样是不切实际。与之划清界限,并不意味着自己就不下场,游戏谁都可以玩,不做竞争就没有空间。

□吕频(专栏作家)

昨日,陈光标在微博上发布视频《陈光标挑战真冰桶做真慈善大力支持ALS》。陈光标挑战冰桶的视频受到网友广泛关注,公益人士才让多吉今日凌晨发微博质疑冰桶中的冰块为“假冰”。(8月24日《新京报》)

标哥又成了网络和社会议论的焦点,这一点并不奇怪,尤其发生在标哥身上,因为标哥的高调,更是因为他那总不按正常出牌的性格,这么多年来,标哥仿佛只要一露脸,就会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而自从标哥上美国慈善之后,这几乎达到了高潮。

这一次的“冰桶挑战”并非标哥独创,谈不上“标”新立异,且在这前后,进行“冰桶游戏”的富翁及明星数不胜数。标哥不算最富,更不算最靓,但却最引人瞩目,这到底是为什么?

应该说,这次“慈善秀”是标哥最底调的一次。现场既没有华丽的装饰,也没有耀眼的灯光。即便是在最后募捐时,也就是两装满人民币和美元的纸箱子,看不出具体的数字。可是,标哥的对自己的过分严苛,还是给一些人留下了口实。

不少人质疑标哥用的是假冰,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冰块整齐划一;还有人认为,人类不可能在冰水里侵泡半小时。推理或有道理,但这不仅不符合标哥的性格,更不可能封住在场人的眼睛和嘴巴。况且,标哥刚刚经过美国之行,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他的一举一动,何况此时造假有何实际意义?既然没有,何苦作假?

那些小冰块明显是经过专业冰制的,有些冰块在倒下的过程中不仅碎掉,更有许多的冰屑冰渣。标哥当时头上浇下的并非全是冰化的“纯冰水”,而是加了不少的常规水和冰块混合的,水温度并不很低。要把冰块全融化更需要时间,因此,当标哥最后走出冰桶时,也是脸色苍白,嘴唇发青,可见其身体的抗击力也已经达到了极限。

尽管,我们说标哥的“作秀”有哗众取宠,甚至有博取名利之嫌。但至少他对慈善事业的一腔赤诚天地可鉴,他所捐献出来的资金都有目共睹。如果不服气,那就公开和标哥在公众面前过几招,想必标哥也会乐意奉陪。不在慈善上打垮陈光标,却总在这舆论方面动手动脚,既不道德,也不光彩,更有失起码的公平。

22日,河南鲁山县民众拿着水桶聚集在中原大佛前,喊出“我们要喝水”,抗议正在中国火热进行的“冰桶挑战”项目,中原大佛管理方也在现场发出倡议“传递爱心也要珍惜水资源”的口号。据悉,干旱已经造成平顶山部分地区民众吃水困难,目前南水北调水渠正在紧急向平顶山调用饮用水。(8月23日《河南日报》)

自打“冰桶挑战”项目爆火以来,网络上便不乏对其浪费水资源的指摘。现在,身处河南重旱区的鲁山县民众直接打出“河南请对冰桶挑战说不”的横幅,可以说是这种情绪的升级,其意在表达自身“要喝水”的心情,以及希望全省人民能够更多地关注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的愿望。在河南遭遇63年来最严重旱灾,多地民众“吃水难”问题突出的当下,这种呼吁有其现实必要性。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单纯依靠“对冰桶挑战说不”显然解不了河南之渴,相反,我更愿意将此次抗议理解为旱区民众的一种情绪宣泄,而之所以选择“冰桶挑战”作为抗议对象,更多的或许是因为它名气大,可以引起舆论的关注。鲁山县民众真正应该抗议的不是“冰桶挑战”项目,而是当地几成摆设的水利设施和迟缓无力的救灾工作。

有句话说得好,“人祸比天灾更可怕”。河南旱灾发生后,许多媒体在报道旱情时,不约而同地关注的焦点集中到了当地水利设施投资混乱、上亿资金遭传挪用、多数机井闲置报废、官员“作秀式抗旱”等问题上。事实上,如果当地平日里能够注重水利设施投资,做好相关抗旱机井的建设和管护工作;旱情出现后,各级官员能够积极行动起来,而不是乘车送水、拍照抗旱,那么即便是“60年不遇”的重旱,也不至于发展到像现在这样,造成近2000万人因干旱受灾,直接经济损失72亿的巨大后果。

除此以外,相关跨区域调水机制在关键时候的失灵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些年,为了解决北方干旱、缺水的问题,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起了可能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浩大的南水北调工程。然而,在此次河南大旱中,这一工程却没能发挥预期中的调解作用。此前,紧挨丹江口水库的邓州市为缓解旱情,申请南水北调工程放水抗旱遭到拒绝一事就曾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其中所暴露出的管理体制弊端和官僚主义陋习,更是备受国人挞伐。

目前,南水北调水渠正在紧急向平顶山调用饮用水。毫无疑问,这将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地之渴,却无法真正解决产生这一切的深层病灶。换言之,如果不能以此为契机挖出贪腐蛀虫、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并且从根本上理顺相关应急调水机制,那么即便河南人民暂时有水喝了,但北方其他旱区呢?而这些,显然不是抵制“冰桶挑战”就可以迎刃而解的吧。

近日,“冰桶挑战”吸引了众多眼球。但有意思的是,这项源于美国的公益行动在中国却是走了样。

“冰桶挑战”是由美国ALS协会为资助对抗“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行动,在互联网发起的一个宣传和劝募活动。活动要求参与者在24小时内要么“浇冰水”,要么向美国ALS协会为“渐冻人”捐出100美元。根据21日的统计信息,美国ALS协会共收到捐款4180万美元。仅8月20日就新增184310名捐款人,一天之内筹款额高达860万美元。

而“冰桶挑战”进入中国后,在一些名人的倡导和媒体的强力推动下,捐款对象转向了中国一个叫“瓷娃娃”的公益组织。其实只要是用于治病救人,钱捐到哪个公益组织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问题是中国的参与者鲜有人像比尔·盖茨一样,在接受挑战前先把“瓷娃娃”或“渐冻人”这类罕见病介绍一遍,呼吁社会的关注,而是更多地强调自己对“冰水”的感受。这使得公益活动因缺少理念的传播而在意义上打了折扣。

美国ALS协会发起“冰桶挑战”的核心创意“冰”与“冻”的内在关联性,在中国已经转化为“冻”与“动”。“冰桶挑战”从“价值传播”的初衷“变异”为“行动传播”。此时,中国唯一一家关注“渐冻人”的公益组织——“北京东方丝雨渐冻人罕见病关爱中心”还没有进入名人与媒体的视野。而中国福基会的瓷娃娃基金、中国妇基会的母亲水窖以及其他多家公益组织以“冻”为由,以“水”为源,发起了各种募捐活动。“冰桶”成为道具,劝募已成要义。

做公益固然需要钱,但光有钱还远远不够。爱心善意的传递同样重要。慈善理念传递的弱化,将会降低公益活动的价值。名人参与慈善公益活动的价值和知名企业一样,重点在于他们能够利用自己特有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激励自己的“粉丝”、客户和利益相关方等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及“社会问题”。在这其中,名人的价值与挑战不是捐出100万替“粉丝”埋单,而应该研究自己如何做、如何说才能让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到“慈善公益”活动中间来。“慈善搭台“、“个人唱戏”、“屌丝点赞”绝非慈善公益发展的长久之计。

慈善公益之所以在人类发展中长盛不衰,是因为它还肩负着对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一项慈善公益活动如果重“热点”而不是重“内涵”, 重“钱”而不是重“人”,那么无论有多少名人参与,无论媒体投入多大的力量来推广,最终的生命力都难以持久!

“冰桶挑战”正盛行,但美国国务院、国防部和众院日前下达通知,禁止政府人员、军人和议员参加,理由是支持特定的慈善活动有违职务道德规范。在我国,有人质疑“冰桶挑战”也成了一些人的作秀,而对渐冻人的帮助和关注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救助罕见病,要“冰桶”更要医保

【中国罕见病患者高达上千万人,一个病人一年的治疗费用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可见,民间捐助对于罕见病治疗,基本是杯水车薪。】

旨在帮助渐冻人的“冰桶挑战”自从传入中国后,一时间风靡全国。

救助罕见病,民间捐助当然是一个急需拓宽的渠道,但也应看到,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看,民间捐助只能是一种辅助,将罕见病纳入医保和商业保险,才能给罕见病最为坚实的依靠。

罕见病治疗,周期很长,以渐冻人症为例,这种病不管怎么治疗,最终结果都是越来越坏,是一个填不满的无底洞。罕见病的用药国外称之为“孤儿药”,价格大多极其昂贵,如治疗一种名为戈谢病的罕见病,一支400毫升的药就两万多,一年下来就得两百多万。

媒体报道说,“瓷娃娃”发起冰桶挑战后,收到捐款两百多万,算下来,可能还不够一名戈谢病患者的一年药费支出,中国罕见病患者高达上千万人,一个病人一年的治疗费用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可见,民间捐助对于罕见病治疗,基本是杯水车薪。更不要说,中国民众的慈善意识还远未成熟,想通过慈善募款,为罕见病治疗筹集长期、稳定的资金,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也正因此,虽然冰桶慈善很火,但是许多罕见病患者和业内人士,并不谈论此事,他们关心的是,罕见病治疗何时能纳入医保。

应当说,近几年来由于罕见病问题频频被舆论关注,一些罕见病的治疗被纳入到医保报销。在上海等地,还专门出台了地方性的罕见病报销和基金互助政策。但总体而言,能被医保“眷顾”的罕见病,仍是极少数。而且即便纳入医保的罕见病,报销的限制也非常严,例如青年型帕金森病,只可报销几万元的手术费用,但几十万元必须安装的医疗器械,和每月一千多的药费,则需自费。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罕见病治疗不仅被纳入医保,同时个人负担也很少,例如根据美国《罕见病用药法》,该国罕见病患者享有政府医疗保健计划和商业保险双重保障。

从遗传学来说,罕见病的基因或体质,是留存于种族的整体遗传资料库里的,随机地落在于某些人身上。因此,罕见病的治疗,关乎社会公共利益,罕见病全面纳入医保,不能再拖。

□韩涵(媒体人)


美国公务员为何被禁“冰桶挑战”?

【公务人员若对美国ALS协会组织的冰桶挑战活动予以支持,意味着对组织者的青睐和重视,有可能构成对其他慈善机构的冷落。】

美国总统奥巴马拒绝参与“冰桶挑战”的传播,并要求别的政府领导也当如此,同时,美国国务院还向所有外交机构发送非机密电文,认为外交官参加冰桶挑战活动涉嫌“以公谋私”,违反了联邦法律规定。国会的民选官员也被限制参与挑战,众议院道德手册列出了一系列限制慈善代言的规定,处罚包括“解雇、警告、罚款或其他适当的制裁。”

为什么行善施义有可能成为“谋取私利”?因为公务人员若对美国ALS协会组织的冰桶挑战活动予以支持,意味着对组织者的青睐和重视,有可能构成对其他慈善机构的冷落。参与冰桶挑战,意味着你可能点名某人来应战,就像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接受挑战捐过款以后,点名克林顿来应战,而美国公务员道德行为准则中明确写着“不能鼓动、指示、强迫或要求他人或下级从事公务以外或法律法规不允许的活动。”

美国非常重视公务员职业道德。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彭尔顿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在美国的建立。从此,美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也从总体上步入正轨,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公务员职业道德体系。上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的一系列不道德行为,如“水门事件”、“伊朗门事件”等,暴露了美国政府道德方面的严重问题,引发了人们对政府公务员道德行为信任危机现象,促成美国出台了一系列公务员道德法规。1989年11月国会通过的《政府道德改革法》,首次为所有政府官员提供了统一的道德行为标准;1991年颁布了《美国行政部门雇员道德行为准则》,在礼品、利益冲突、职权行使等多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2002年,美国联邦道德规范局公布了《行政官员道德行为准则》,对公务员的行为进行了更详细的规定,其中包括对政府官员的14项基本要求,涉及为亲属就业的问题以及滥用职权和外出活动的规则等。

美国公务员道德准则也把不能公正履行职责看做是以权谋私,参与“冰桶挑战”活动,可能让其他慈善组织有不公的疑问。而公务员在参与中也可能捞到好处,比如知名度,在选举中就能得到更多选票。

□陈冰(学者)

“冰桶挑战”在这两周几乎风靡全球。这个从新西兰传到美国,进而令全球名人纷纷参与的公益挑战,似乎让名人们热情高涨,目前已经扩散至中国,众多科技大咖纷纷响应。这一挑战全称为“ALS冰桶挑战赛”(ALS Ice Bucket Challenge),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内容,然后该参与者便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公开点名其他3人来接力参与这一活动。活动规定,被邀请者要么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要么就选择为对抗“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捐出100美元。该活动旨在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

微软的比尔·盖茨、Facebook的扎克伯格与桑德博格、亚马逊的贝索斯、苹果的库克以及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等纷纷湿身入镜,小米的雷军、锤子科技的罗永浩等中国科技名人也开始加入助阵,预计其后几天这一项运动将在中国持续发酵,并将跨界扩张。这种病毒式传播的公益模式,借助社交媒体和游戏体现而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魅力。不仅参与者急速增加,而且从7月底到8月中旬,ALS协会和全美的分会,已经收到近1000万美元的捐款,相比2013年同期增长了近7倍。

这说明什么?说明搞公益需要创意,需要借助新兴传播手段。笔者多次参与公益传播活动,时不时听见公益人与传媒人在互相抱怨。一些公益人认为传媒人不懂公益,胡乱批评导致公益事业公信力屡屡下降,公益活动举步维艰;而传媒人则认为公益事业就是应当接受监督,批评使人进步,监督让公益事业能够祛病健康。应当说,双方各有各的道理。公益在中国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处于摸索、试验阶段,不可能尽善尽美,传媒界对公益事业应当多关注多呵护,不能总是拿国际先进水准来要求国内草创期的公益事业;但公益的进步又不能仅仅依托自身的觉悟,如果缺乏舆论监督,公益事业就可能变成一团和气混日子,毕竟舆论监督也能够帮助公益事业尽快成长。“冰桶挑战”的成功告诉我们,公益与传播并不存在什么“零和博弈”、此消彼长,而是可以互相帮助、共同推进公益事业跨步发展的。

关键是要激发民众热情,让民众知晓公益、了解公益、理解公益,进而积极参与公益。笔者以为,“冰桶挑战”的成功有以下几点:一是公益性,所有募资均用于公益;二是公开性,一切活动都是在社交媒体上展开,善款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及如何使用,将有无数人监督;三是游戏性,这一挑战好玩、刺激,用那么一点点的冒险去激活人们的参与热情,演变成了公益游戏的狂欢;四是传递性,“冰桶挑战”要求每一个人在完成挑战或捐款后继续传递给三个其他人来进行公开挑战,因而实现了迅速扩散;五是社交性,“冰桶挑战”不仅仅在社交上、媒体上传递,还因此变成了线下活动,挑战变成了“show”,各个社交圈子进行了线下整合,实现了“冰桶嘉年华”;七是低成本,挑战不过是需要一桶冰水而已,完成率高;八是可选择性,既可选择捐款,也可选择冰水,降低了公众参与公益的强迫感。此外还有明星效应,等等。正是这些集合,让“渐冻人”这一群体被迅速广为人知,公益与新媒体手段的融合,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有人说“冰桶挑战”在中国又将变作秀、营销,也许是真的,也许是假的,但无论真假,中国公益界都应当多想一些新办法,重新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让中国公众对公益有一个全面的、客观的认知。而传媒基于自身的传播能力,也应当以开放的态度来参与公益事业的发展,一起来推动公益事业的创新和进步。中国也应当拥有自己的“冰桶挑战”。

台北市长参选人连胜文(右)、柯文哲泼水瞬间。

最近台湾的报纸版面和电视新闻,都在争相报道捐助“渐冻人”(罕见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患者)的“挑战冰桶泼水”活动。岛内企业大佬、演艺明星和政坛要员们如郭台铭、林俊杰、朱立伦等大咖,纷纷上演“冰桶秀”,捐款的捐款,湿身的湿身。在名人示范和网络传播的“乘数效应”下,不只是岛内名人,还有普通大众,更有吸引眼球的年轻正妹,都争相加入进来。

很多人还不知道“渐冻人”是什么,帮助“渐冻人”的公益意义何在。最近在美国掀起的这个活动,随着“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等众多名人的参与,迅速风靡全球。挑战者接到战帖后,要么选择拿起装满冰块的冷水朝自己身上泼下去,要么捐款100美元,或两者都做,再指名3位挑战者接棒,并透过上传的视频,让活动如滚雪球般扩散出去。在民众对渐冻人认知不足的当今社会,这样富有创意的慈善活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带动外界对“渐冻人”的关注、关心和正面的帮助。

有人说,“冰桶挑战”让我们看到慈善募捐也可以不那么悲情,慈善的形式可以是游戏,可以更有趣。不过,在狂欢的活动氛围里,也有质疑的声音认为,“冰桶挑战”变了味,被喧宾夺主地塞进了许多跟公益不搭边的东西。在爱心的包装下,一些人热衷参与的背后,似乎隐藏着特定的“搭车”目的。

在湿身秀的热闹里,媒体报道的参与者中,政治人物的身影似乎比其他领域的人士忙碌得多,台湾不少蓝绿政治人物包括柯文哲、连胜文、朱立伦与管中闵等都陆续闪亮登场。鸿海集团负责人郭台铭19日上阵浇冰桶,并将湿身秀影片上传网络,媒体津津乐道的,是他点名要知名艺人林志玲“湿身”。台中市长胡志强曾经接受过心脏手术,在医生眼中并不适合挑战冰桶,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做了。

年底是台湾“九合一”选举,作为各色候选人,自然把这个公益活动看作抢报纸版面的良机。比如连胜文、柯文哲这对台北市长选举的死对头,就率先完成。他们争先恐后,一方面是迎合民众的关注,一方面也是迫于指名人放话带来的压力:不在24小时内完成,“台北市长就选不上”。当然,不是所有政坛人士都认同这种“捆绑”,有人就觉得台湾政客加入此类创意慈善,无异于“东施效颦”。

这个为罕见病患者募捐的活动,似乎渐渐沦为名人的“慈善秀场”。冰桶挑战的点名过程,已成为另一种代言商业行销活动,成为展现人脉网络的工具,一种另类的炫富行为。有媒体在近日刊文呼吁,民众捐款即可,别再拿利他名义遮掩自我炫耀的举动。毕竟,公益活动的重点是“渐冻人”,而不是“冰桶秀”,当公益成为行销,受益者可能不是最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慈善可以是由名人推动,但其最终目的应当是让更多普通人参与进来帮助更多普通人。不要让慈善活动成为名人的专属,才能让慈爱之心星火燎原。

奥巴马、普京、比尔 盖茨、李彦宏、郭台铭、刘德华、章子怡……

从总统到老板,从老板到明星,一场极富“喜感”的爱心接力,正从国外“浇”到了国内,而且越“浇”越热。

可能谁都没想到,“冰桶挑战赛”,这样一个看似原本寻常的活动,却因特殊的人、特殊的形式、特殊的对象、特殊的渠道,而变得如此不寻常。以北京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借机发起的“中国的冰桶挑战赛”为例,从18日发起,短短三天时间获得4700多位爱心人士支持,筹集善款近140万元。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此活动,有人褒,有人贬,甚至有人冷嘲热讽,但我的观点是大力支持。因为,从这样一场既娱乐又爱心的活动中,有太多的东西给我们启迪了,尤其是当下我国的慈善事业。

谁说做慈善一定要端着架子?就我国传统的慈善而言,往往是面对一个很可怜、很值得同情的个体或者群体,一些有爱心的人或团体,怀着沉重、焦急的心情,伸出援救之手,捐款捐物,献计出力。但“冰桶挑战”同样是做慈善却不一样。其玩法完全是一个游戏规则,参与者将一桶冰水淋在自己头上,然后就可点名他人接受挑战,被邀请者如果不应战,就需要向罕见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患者,即“渐冻人”筹款。事实证明,这种既做了游戏又做了慈善的快乐慈善,与我国常规的声泪俱下的“强捐”、“哭捐”相比,更易为人接受。

谁说做慈善就不能有回报?面对一些IT界大佬、娱乐及体育明星的参与,有人认为这些人是在借此炒作,甚至是作秀,我认为这是一种不理性的批判。正如果壳网CEO姬十三说,作秀没关系,关键看谁获益。与其上纲上线指责“冰桶挑战”的国内参与者“夹带私货”、“过度炒作”,不如也参与“冰桶挑战”,为“渐冻人症”送上一份关爱。更何况这种互惠式的募捐方式,既救助了他人,传递了正能量,又让募捐者进一步确立“富于爱心、拥抱新事物、有娱乐精神”的正面形象,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游戏与娱乐齐飞,慈善共爱心一色。目前,这场极富娱乐的慈善活动还在继续。有人好奇,这场活动将如何收场?持续到什么时间?活动的捐款如何透明、专业使用?这些担心也不无道理,让时间去证明一切。

我想说的是,在这场富有娱乐精神的爱心接力中,真心的希望中国的慈善人能静下来,好好的用心观摩,用心学习,用心思考——中国的慈善如何创新?如何有好创意?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接受,从做慈善中得到快乐?这比我们有的人一味地挑刺,一味地怀疑,一味地吹毛求疵要好得多、实在得多、有意义得多。

新华网评论员 王 勉

“冰桶挑战”在这两周几乎风靡全球。这个从新西兰传到美国,进而令全球名人纷纷参与的公益挑战,似乎让名人们热情高涨,目前已经扩散至中国,众多科技大咖纷纷响应。这一挑战全称为“ALS冰桶挑战赛”(ALS Ice Bucket Challenge),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内容,然后该参与者便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公开点名其他3人来接力参与这一活动。活动规定,被邀请者要么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要么就选择为对抗“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捐出100美元。该活动旨在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

微软的比尔·盖茨、Facebook的扎克伯格与桑德博格、亚马逊的贝索斯、苹果的库克以及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等纷纷湿身入镜,小米的雷军、锤子科技的罗永浩等中国科技名人也开始加入助阵,预计其后几天这一项运动将在中国持续发酵,并将跨界扩张。这种病毒式传播的公益模式,借助社交媒体和游戏体现而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魅力。不仅参与者急速增加,而且从7月底到8月中旬,ALS协会和全美的分会,已经收到近1000万美元的捐款,相比2013年同期增长了近7倍。

这说明什么?说明搞公益需要创意,需要借助新兴传播手段。笔者多次参与公益传播活动,时不时听见公益人与传媒人在互相抱怨。一些公益人认为传媒人不懂公益,胡乱批评导致公益事业公信力屡屡下降,公益活动举步维艰;而传媒人则认为公益事业就是应当接受监督,批评使人进步,监督让公益事业能够祛病健康。应当说,双方各有各的道理。公益在中国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处于摸索、试验阶段,不可能尽善尽美,传媒界对公益事业应当多关注多呵护,不能总是拿国际先进水准来要求国内草创期的公益事业;但公益的进步又不能仅仅依托自身的觉悟,如果缺乏舆论监督,公益事业就可能变成一团和气混日子,毕竟舆论监督也能够帮助公益事业尽快成长。“冰桶挑战”的成功告诉我们,公益与传播并不存在什么“零和博弈”、此消彼长,而是可以互相帮助、共同推进公益事业跨步发展的。

关键是要激发民众热情,让民众知晓公益、了解公益、理解公益,进而积极参与公益。笔者以为,“冰桶挑战”的成功有以下几点:一是公益性,所有募资均用于公益;二是公开性,一切活动都是在社交媒体上展开,善款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及如何使用,将有无数人监督;三是游戏性,这一挑战好玩、刺激,用那么一点点的冒险去激活人们的参与热情,演变成了公益游戏的狂欢;四是传递性,“冰桶挑战”要求每一个人在完成挑战或捐款后继续传递给三个其他人来进行公开挑战,因而实现了迅速扩散;五是社交性,“冰桶挑战”不仅仅在社交上、媒体上传递,还因此变成了线下活动,挑战变成了“show”,各个社交圈子进行了线下整合,实现了“冰桶嘉年华”;七是低成本,挑战不过是需要一桶冰水而已,完成率高;八是可选择性,既可选择捐款,也可选择冰水,降低了公众参与公益的强迫感。此外还有明星效应,等等。正是这些集合,让“渐冻人”这一群体被迅速广为人知,公益与新媒体手段的融合,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有人说“冰桶挑战”在中国又将变作秀、营销,也许是真的,也许是假的,但无论真假,中国公益界都应当多想一些新办法,重新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让中国公众对公益有一个全面的、客观的认知。而传媒基于自身的传播能力,也应当以开放的态度来参与公益事业的发展,一起来推动公益事业的创新和进步。中国也应当拥有自己的“冰桶挑战”。

本网评论热词:“冰桶挑战”

国外风靡的“冰桶挑战赛”传入中国,大家用冰水将自己浇个“透心凉”,是为了给罕见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患者,也就是“渐冻人”筹款。截至8月20日,国内的获捐方“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已收到捐款近140万元。除了70余名IT界大佬、娱乐明星、体育明星参与外,国家卫计委也被“点名”,随后其新闻发言人毛群安以个人名义捐款,呼吁关注罕见病患者。(8月21日《新京报》)

“冰桶挑战赛”发端于美国,参与者将一桶冰水淋在自己头上,然后就可点名3个人接受挑战,被邀请者如果不应战,就需要向ALS协会至少捐款100美元。这项充满“喜感”的活动一推出就引发巨大关注,美国总统奥巴马、俄罗斯总统普京、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等名人均参与。

“冰桶风”刮进中国,未必是好事。

体质未必受得了。我到深达20多米的井底给人捞过铁桶;用清凉透骨的南岳山泉水洗过澡;在寒风刺骨的长沙,大雪天洗过冷水澡。但是我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有我这个耐寒体质,就说我本人,也未必真正抗寒,当年学校条件差,不得不洗冷水澡,不然,一身都臭了。如果大家不加区分来个“冰桶风”,比如女性,例假前后如此闹腾,可能会留下终身遗憾。

浪费资源不可取。“冰桶风”,这桶水肯定要浪费,你去西北一些地方走走看看,老乡们看你如此浪费,可能恨不得抽你几个耳光。每人一桶冰水,积少成多,要浪费多少水,要浪费多少电?城市人赶时髦如此折腾“冰桶风”,极易生病,要打针吃药,又得消耗原本不需要浪费的资源。助人就可浪费吗?如果把这些资源节约下来,可救助多少人啊?绝对是大数字。

拾人牙慧招人嫌。“冰桶风”募捐,如此创意毫无意义。国人老是习惯于跟着老外跑,比如“鸟叔风”之类,没有一点新意,没有一点创意,都是从国外照抄照搬来的,看了让人生气。我不参与捐款和“冰桶风”不行吗?我做点别的实事不行吗?卫计委在关爱“渐冻人”方面有很多实事可以做,“冰桶风”有道德绑架捐款之嫌,何必拾人牙慧惹老百姓骂呢?

“冰桶风”浇成“冰桶疯”,或出人命,或毁身体,岂能胡来?爱心募捐方法多多,如“红鼻子红头发募捐”、“教授募捐真人秀”、“男士穿上高跟鞋”,等等,让人耳目一新,更易为人接受,乐于参与,我们何必支持“冰桶风”之类的做法呢?

近日在外国因创意接力火得一塌糊涂的“冰桶挑战”公益募捐传到了中国,小米的董事长雷军成为首个受邀参与活动的中国科技大佬,不料一加科技CEO刘作虎却抢先自浇冰水。网友直呼,原为慈善而发起的“冰桶挑战”在中国似乎变了味。(8月19日京华时报)

从陈光标高调前往美国做慈善,让受助者穿雷锋装。到最近,雷军、周鸿祎、刘作虎等名人们竞相开玩“冰桶”游戏,为“渐冻人”筹款。现如今,慈善与娱乐紧密结合在一起,俨然成为了趋势。或许有公众就会有疑问:慈善与娱乐化走得越来越近,会不会反过来损害慈善的本质呢?实际上,这样的担心大可不必。

中国传统的慈善文化强调“知恩图报”的理念,受助者与资助者之间具有地位上的“落差”。而现代慈善恰恰相反,认为慈善本质上是一种利他行为,属于自愿性质,这本身就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作为公众人物的商业领袖、娱乐明星,采用“冰桶”的方式,不仅赚取了公众的眼球,而且有效地传播了慈善的理念,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渐冻人”群体。从这个角度来看,“冰桶”慈善的效果显而易见,公众的担心显得有些“多虑”。

加上,传统的政府“大包大揽”的慈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慈善需求,需要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进来。正好,慈善娱乐化适应了这样的要求。作为公众人物,他们本身就具有固定的粉丝群体,也拥有强大的号召力。商界精英、娱乐明星的一举一动牵动着粉丝的心,运用娱乐化的方式,对大众进行生动的慈善教育,同时也能带动一批人投入到慈善之中,本身就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作为公众,无需过度纠结于娱乐与慈善的关系。

当然,随着娱乐形式的多样化,大众对慈善舆论化的担忧并非都是多余。目前,公众人物与慈善娱乐化之间并没有明确的“边界”,我国的法律仍存在盲区,不妨更加明确,做到面对争议的时候有法可依。不仅如此,通过法律的约束,公众人物介入慈善过程中也要更加透明,从项目筹划、资金筹集和资源分配都要有阳光的工作流程,才能经得起舆论的质疑。

不过,类似于“冰桶挑战”的慈善活动,大多是结合娱乐事件、特殊群体而兴起,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就效果而言,短期内非常显著,但并非长久之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妨归回到现代慈善所提倡的“助人自助”原则,除了要给与短期的帮助之外,更要通过长期的关注,使他们的生活境遇能有所改变,提高受助者融入社会的能力。而不是资助者的一时造势,后续就放任不顾,成为公益的“烂尾”。

对待慈善,我们无需以“非黑即白”的思维来判断,对于公众人物的慈善活动,少一些道德制高点的质疑,多一些建设性的理解,毕竟,实践才是检验慈善的标准。既然慈善娱乐化提高了公众的参与度,不妨多一些掌声与肯定,所以,我们也不必再纠结“冰桶”慈善“掺杂”娱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