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因时制宜是支撑“中国道路”的脊髓
在“中国道路”的发展过程中,其共有四次大的飞跃和发展,而这四次大的理论的飞跃和发展将中国的革命、改革、建设和发展一次次推向高潮。
中国进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内军阀混战,社会秩序混乱,可谓是民不聊生。在此形势下,马列主义由苏联传入了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黎明的曙光。在马列主义的先驱者和中国共产党的努下力,“中国道路”产生了第一次的飞跃,即毛泽东思想的诞生。毛泽东思想一方面开创了我国理论发展的新思路,即马列主义与中国特色有机结合的中国理论发展新思路;另一方面它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和新途径,即“农村包围城市”等革命思想。毛泽东思想的诞生,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带领中国人民摆脱了苦难,引导着中国人民走向安定。
建国之后,国内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但是建国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内的经济建设却急功近利,人民的经济状况停滞不前,与国际的经济社会等差距日益扩大。对此,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中国道路”产生了第二次飞跃。它着重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邓小平理论的提出,引领着中国由闭塞走向开放,由地区性的发展走向世界性的发展,由安定向繁荣发展。
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得我国的各地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然而,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执政党的建设也逐渐提上了议事日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运而生,并用以指导我党的建设,着重阐释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政党以及如何建设执政党的问题,这是“中国道路”的第三次飞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新形势对党提出了新的划时代的要求,即促使执政党紧随时代潮流,加强自身的现代化建设,造福于中华民族。
党的十六大以来,世界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也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国既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又处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较大、面临困难和挑战较多的时期。随着国界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国内各项事业的深入发展,如何引领社会的发展?如何引导中国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并要解决的新课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即”中国道路”的第四次飞跃。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它指明了中国应该如何发展以及应该怎样发展的问题,它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和建设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理论和现实的指导。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不仅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越来越得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
- 2009-12-14任海泉:从近现代史对中国道路的探源与展望
- 2009-11-24中国道路本质属性之我见
- 2009-11-16“中国道路”昭示“历史终结论”破产
- 2009-11-16李君如:我对“中国道路”的几点看法
- 2009-11-13中国道路是从马克思主义历史高度上产生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