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执政党自身的改革,首先要考量改革的整体战略和路径。在我看来,在中国目前的政治生态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领导作用是不容置疑的。问题在于如何执政,以什么样的方式执政;如何领导,以什么样的方式领导。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探讨的,也是有很大的改革空间的。一个最基本的改革思路是,首先要改善党内的政治生态,充分发挥党内民主,这是前提。在党内应该广泛地推行十七大提出的票决制,而且必须引入公平竞争机制。要把建立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作为改革的重中之重。
第二,要变革执政党的组织体系,与政府的公共治理架构进行必要的整合。最大限地防止党政之间的功能重叠和交叉,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公共治理的低效率。最近广东顺德的党政统合的改革思路,值得我们关注。
按照顺德的做法,一是建立了党政统合的组织架构。将原来的41个机构,整合成16个,其中党的序列6个,政府序列10个。而党的6个机构和政府的相关机构合署办公。如党委办和政府办合署,党的组织部门与政府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合署;党的宣传部门和政府的体育文化旅游部门合署等。党委社会工作部与政府的民族、宗教事务管理部门合署;党的政法委与政府的司法部门合署等。二是形成了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的权力结构。在决策方面,顺德确立了党、政、人大、政协统一的大决策机制;打破传统的区长分工的模式,实行党政16个部门每个区级领导分管一个部门,使区委的决策快速在部门得到执行和贯彻。而党的纪委和政府的检查、审计合署办公,独立地行使监督权。三是高效、经济的政府运转模式。由于机构精简,中间环节大大减少,可以极大地提高政府的运转效率,大大降低行政成本。如果说,我们的两千多个县级基层政权,都能够推行顺德党政统合的公共治理模式,将对县一级的经济社会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当然,顺德的这一党政统合的治理结构,如果能和县级党政领导干部的直接选举改革相结合,其作为也许会更大。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加强党的建设的精神,未来我国将在基层扩大党的领导干部直接选举的范围,以此推动党内民主的发展。我们可以选择几个县进行这方面的试点。比如,县一级可否设想县委书记不兼任人大主任,而县委书记和县长由一人担任,但必须是通过党的代表会议和人代会选举产生。前者选举多位合格的县委书记候选人,推荐给县人代会;后者在合格的县委书记候选人中选举县长。那位候选人当选为县长,就是当然的县委书记。而人大主任应该独立选举产生。这样就形成这样的格局:党的纪律检查部门监督书记;人大监督县长。这样就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县级的政治生态,使主要领导干部会更好地为民众和党员负责。而不是简单地向上负责。这对改善县级党政与民众的关系将产生深远影响,也会对促进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体制保障。这方面我们可以选择几个县进行改革的试点,待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广。
第三,要强化执政党在国家发展战略、重大路线、方针、政策方面的主导权,适度收缩执政党在经济、社会领域的直接管理权,包括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存在的形式以及发挥作用的形式等。
第四,要进一步强化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避免党国家体制的倾向。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现代法治三者之间,更应该突出人民的权力主体地位,党的领导和现代法治说到底是要体现人民意志的,是为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服务的。
第五,在政党政治方面,适度地调整目前的多党合作、协商政治、民主监督的体制,在大的合作模式下,给其他民主党派更多竞争的空间。应该说,中国的政治模式,只有在进行了上述变革后,才会显示出更大张力和生命力,对公权力的有效制衡机制和制度设计才能真正确立起来。
- 2008-12-05“三位一体”求实求效——福州创新农村工作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