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体育比分_篮球比分直播-投注官网

图片

篮球比分直播_球探体育比分-投注官网

图片
2020年7月24日
分享
第82期 百年乌龙茶香 有人为它守望
  • 林燕腾在看茶青。受访者供图
  • 林燕腾和老茶师对茶进行补火。李姗姗 摄
  • 林燕腾参加茶品。受访者供图
  • 漳州乌龙茶的传统制茶工具。李姗姗摄

“乘风飞马大前门,流香色种一枝春”,这是老一辈漳州人曾流传的一句顺口溜,说的是半个世纪前漳州人心目中的“奢侈品”。其中,“流香色种一枝春”,曾留下漳州乌龙茶的辉煌。

8月2日,漳州茶厂厂长、漳州传统乌龙茶精制工艺非遗传承人林燕腾应邀到漳州图书馆“开讲”。漳州乌龙茶的前世今生,由他娓娓道来,空气中仿佛弥散着茶香。虽然也曾沉寂,但在林燕腾等茶人的努力下,漳州乌龙茶的老味道已迎来新的张扬。

精制标准凝练百年茶艺

林燕腾在看茶青。受访者供图

据介绍,漳州传统乌龙茶精制工艺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翻开它的历史,便绕不开篮球比分直播:安溪。

清朝末年开始,安溪茶商纷纷到漳州开店,他们以武夷山的粗制茶叶为原料,通过新的制茶工艺,研发了属于自己的乌龙茶品牌。

“当时,他们的茶叶在武夷山初制后,运回漳州进行精制。茶商们订立精制标准,根据各茶山、各季节、各品种、各等级的茶叶进行官堆(归堆)工艺,形成了一套工序。”林燕腾说,这套标准工序使茶叶产品形成了全年统一品质、同一品牌几十年统一风格的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林奇苑”茶店生产的“三印水仙”,畅销东南亚,成为福建乌龙茶的代表之一。

漳州乌龙茶的传统制茶工具。李姗姗摄

1956年公私合营后,安溪茶庄纷纷并入国营漳州茶厂,传统乌龙茶精制工艺得以合并、提炼,生产的茶品外形好、香气清纯、汤色橙黄,各级产品火功恰当、级距明显。一时间,漳州传统乌龙茶走俏市场。

据介绍,传统精制工艺从原料归堆到包装成品共12道工序,每一道都有讲究,其中“补火”工序是漳州茶厂的独家秘笈。依靠传统的烘焙方法,温火慢烘,经过补火的茶叶品质稳定且耐储存。流香、色种、一枝春等该厂的传统名茶,得以远销日本、东南亚和欧美地区。

半生钻研茶叶乐此不疲

林燕腾和老茶师对茶进行补火。李姗姗 摄

1980年,大学毕业的林燕腾来到漳州茶厂工作,从事管理和销售。他没有“天之骄子”的骄娇二气,反而主动放下身段以能者为师,从零开始学习茶艺知识。

先是上茶山,向老师傅学习毛茶初制技艺。“茶山在漳浦,上山全靠步行,那里设备简陋,没有揉捻机,做茶基本靠人工。我们白天采茶,晚上做茶,常常通宵达旦,还得忍受蚊虫叮咬。”为了更好地了解茶叶的品种和季节特点,他每年都要奔走于全省各地的茶山。

在掌握了毛茶初制技艺后,林燕腾开始学习传统乌龙茶精制工艺。为了学好这门工艺,他一有时间就到车间参与每道工序,虚心向老师傅学习。单茶叶烘焙这道工序,林燕腾一学就是5年。“烘焙的关键是掌握火候,一天三班都要有人看火,火不能太旺也不能太小。什么样的茶、哪个季节的茶,用什么样的火,这些都有讲究。”林燕腾说。

林燕腾和老茶师手工拼合茶叶。李姗姗 摄

精制茶叶拼配,是茶叶加工中最难的。哪些茶叶拼配在一起能调出合适的口味,什么样的茶叶不能拼在一起,怎样拼配才能让茶味保留得长久……这些都是学问。随着市场的变化,拼配方案也在不断调整。所以,一直到今天,林燕腾仍在不断学习、四处取经,足迹遍布各大茶产区。

经过近40年的摸爬滚打,如今,林燕腾既是漳州传统乌龙茶精制工艺的非遗传承人,也是一名高级茶叶考评员、国家一级评茶师和高级茶艺师。“对于茶叶,我一钻研就是大半生,至今依然乐此不疲!”他说。

推广新茶品不忘古早味

林燕腾品茶确定产品的质量等级。李姗姗 摄

茶界激烈的竞争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让漳州茶厂一度濒临破产,“老茶”慢慢被“新贵”取代,到2000年时,传统乌龙茶精制工艺面临着消失的危机。

拯救漳州茶厂,就是拯救漳州传统乌龙茶精制工艺。

2005年后,在漳州市供销社的支持下,漳州茶厂进行了机构体制改革,盘活企业资产,减少历史包袱。林燕腾带着留下来的老员工,在逐步恢复“流香、色种、一枝春”等传统茶品的同时,推出奇兰白、八仙白、观音白等“漳州三白”,用白茶的工艺来制作乌龙茶品种,解决了漳州茶品种上的缺陷。此外,他们还开发了“红流香”“肉桂”“金观音”等11个花色品种,市场反响不俗。2015年,白芽奇兰茶获得米兰世博会“乌龙茶类”的名茶“推优”荣誉;篮球比分直播:,在世界茶联合会第十二届国际名茶评比中,漳州茶厂的红牡丹、特级白芽奇兰、特级黄旦、流香、一枝春均荣获金奖。

时至今日,尽管茶厂早已搭上“电商快车”,林燕腾仍偏爱用传统方式手工包装精制乌龙茶。古早的味道透过古早的包装,清香四溢。怀旧的茶品形象,在漳州味展示展销平台O2O电商特色产业区也吸粉无数。

“要重振漳州传统乌龙茶精制工艺,就要先让漳州人想起漳州茶的香气。”这款漳州“老茶味”的回归,让林燕腾颇感庆幸,“虽然经历许多困难,好在技艺一直没丢!”

申遗让老茶味继续飘香

林燕腾参加茶品。受访者供图

从2010年起,林燕腾决心做好漳州传统乌龙茶精制工艺的申遗和传承。通过查找历史档案,他将这项工艺的传承时间追溯到百年以上。他还向上争取资金,将茶厂原有车间改造成全省唯一的传统乌龙茶精制工艺非遗展示馆。

功夫不负有心人。球探体育比分:2月,漳州传统乌龙茶精制工艺获得了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上报为国家级茶叶非物质文化遗产备投项目。

林燕腾为第五代传承人讲解包装技巧。李姗姗 摄

“我们还需要走出去,把工艺介绍给年轻一代的茶友。”近年来,林燕腾奔波各处开课教学,传播茶文化,推广漳州传统乌龙茶精制工艺,学生达5000多人次。他不仅是各种茶文化讲坛的常客,还先后出版了《漳州茶说》《漳州茶史略》等著作,全面系统地为漳州茶叶文化梳理根脉,展现漳州当代茶产业链及各产区名茶。

作为这项工艺的第四代传承人,林燕腾正在培养两个年轻的传承人。“交接难同流俗转,只将茶品肖为人。”这是他一生的志向,只为守望那份醇香。(本网记者 林永清 李姗姗)

漳州传统乌龙茶精制工艺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清朝末年开始,安溪茶商纷纷到漳州开店,他们以武夷山的粗制茶叶为原料,通过新的制茶工艺,研发了属于自己的乌龙茶品牌。1956年公私合营后,安溪茶庄纷纷并入国营漳州茶厂,传统乌龙茶精制工艺得以合并、提炼,漳州传统乌龙茶走俏市场。

如今,经历过茶界激烈竞争和市场经济冲击的漳州茶厂进行了机构体制改革,盘活企业资产,减少历史包袱。林燕腾等传承人在恢复传统茶品的同时推出了新品,解决了漳州茶品种上的缺陷,“古早味”重焕生机、吸粉无数。林燕腾奔波各处开课教学,传播茶文化,积极推广漳州传统乌龙茶精制工艺,学生达5000多人次。

“交接难同流俗转,只将茶品肖为人。”——林燕腾

记者 林永清
记者 李姗姗
编辑 林瑶
昵 称: